为什么汽车品牌有两个名字,为什么汽车品牌有两个名字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汽车品牌有两个名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为什么汽车品牌有两个名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英国把劳斯莱斯、路虎、宾利等汽车品牌都卖给外国了呢?
事不经过不知道难!
劳斯莱斯 宾利 路虎 阿斯顿马丁
包括微型车mini都是由于常年亏损
英国最终只得选择出售汽车制造
有人说英国不选择汽车制造是对的
其实其脉络反应的是被汽车淘汰!
因为英国根本不适合汽车制造
再有这些品牌也盈利无望!
英国汽车品牌用“死走逃亡”来形容不算过分,知名度极其高的且享誉全球的汽车品牌英系车占比很高,但这种定位也决定了走向衰落是必然的。
大英帝国的傲慢从大海航时代一发不可收拾,然而英国的衰落和崛起的速度一样快,但刻进骨子里“贵族”“绅士”的理念是没有改变的,虽然除了英国人以外其他地区的人并不认为那一老太太还能代表个什么。
而英系车的衰落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而决定,英系车有哪些品牌我们来看一看吧:
首当其冲【劳斯莱斯】,世界顶级豪华汽车品牌、拥有百年历史,售价动辄几百万确实符合高端车的定位。不过经营不少在濒临破产后由宝马收购,宝马有劳斯莱斯的品牌和标致使用权。
其次当然是【宾利】,大B也是土豪的最爱的车型之一,创始人叫做宾利品牌以人名命名,量产车型也为世界顶级的豪华汽车,不过也是经营不善被大众集团收购。
之后是老太太的御用座驾【路虎】,这个品牌在国内的被热捧的程度令人难以理解,不过也不能否认路虎确实有过一些高端越野车,只是城市化之后似乎也有些黑化了不过价格同样高昂;路虎首先被福特收购、之后连同英系豪华品牌捷豹卖给了印度塔塔集团,现在和国内某企业也有些关系。
走豪车路线自然少不了跑车,【阿斯顿马丁】007的座驾不得不提,这个也有百年历史的品牌与兰博基尼、法拉利、保时捷等超跑同级均为世界驰名品牌,马丁可以说是跑车街的明珠和布鲁斯南真是绝配。不过这个品牌也被福特收购,之后被Prodrive全球最大的独立赛车服务商收购,福特持股比例已经很小了。
以上五个品牌是英系车高端的代表,平民车品牌还有被德国宝马收购的MINI、名存实亡的罗浮、被南汽收购之后转到上汽的MG,英系品牌就这么多了。
目前为止除了MG美系通用化价格比较低以外,大部分英系品牌价格仍是非常高昂的,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5万英镑左右,折算人民币约为13.17万……
上面那些品牌即使在英国本土价格低一些又有多少普通人买的起?绝大部分人买不起不倒闭不破产留着亏损吗?这些品牌在英国注定没有持续生存的能力,只有被强有力的资金注入之后针对全球市场精确“打击”才能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英系车的没落是不用感觉意外,任何车系这么忽视国内市场都会走到这一步,这是活该。
英国的这个国家,是非常吸引有钱个人和公司资本投入的。他这个国家可以卖大多数国家不会卖的东西,比如本国的,电网,天然气网等。国家的水利,电力,天然气这种都可以买卖,卖个车企正常不过了。
以上这三个牌子名头,都足够大,为什么卖呢,一,英国的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研发方面的匮乏,英国的汽车设计方面(剑桥)很牛。路虎曾经被福特收过,后连同捷豹卖给了印度的塔塔公司,宾利卖给了大众,劳斯莱斯卖给了宝马。
现在英国这三个品牌的变速箱大部分都是***弗的,也有保时捷双离合。发动机 也没有用自己的,很快路虎也要改用宝马4.4T的发动机了。 宾利现在的底盘要么是Q7的平台,要么是保时捷的平台。
这三个牌子是挺硬,但关键三大件,基本不进步。光靠品牌和豪华的内饰,是无法满足现在汽车市场的要求的。而且卖了好多车企到是保存下来了,并且还在英国生产,培育这那些从事工作的工人和人才,帮着英国赚着钱。
车品牌再好毕竟是车,车必须要做的好,车的三大件在这本身来讲不,比外观,内饰还要重要些。
1,英国衰落,劳斯莱斯,路虎,宾利被卖
3,法国衰落,国宝企业,阿尔斯通卖给了美国通用电气
4,荷兰衰落,国宝企业,阿斯麦光刻机的股份卖给了三星,台积电
5,芬兰衰落,诺基亚手机业务卖给了美国微软,
6,我国在2008年以前,水井坊,苏泊尔,白加黑,中华牙膏,都卖给了外国企业,
一,英国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还是全球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超过美国,德国。
当时英国人才济济,1906年,劳斯莱斯成立,劳斯莱斯公司,不单单造汽车,
还造飞机的引擎。我国现在的大飞机项目,引擎还是需要向国外购买,无法自主生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什么汽车品牌有两个名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什么汽车品牌有两个名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ocusedhomeinspection.com/post/4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