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测汽车电瓶故障率,怎么测汽车电瓶故障率高低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测汽车电瓶故障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么测汽车电瓶故障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检测汽车电瓶的损耗?
一、蓄电池外观 检查。 首先蓄电池一般都是比较规则的,如果发现蓄电池两侧出现明显的变形或鼓包的情况,那肯定是需要检查更换了,另外观察蓄电池接线桩的地方,如果桩头周围出现一些白色或绿色粉末状的物体,则说明蓄电池出现问题了,因为这些粉末状的物体是蓄电池里的氧化物,一般比较新的或者质量不错的蓄电池是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
二、观察口检查。 8成以上的蓄电池上都会有一个观察口,一般都是在蓄电池的正上方,观察口能看见的颜色分为三种:绿色、黄色和黑色。 绿色代表电量充足,***代表略微亏电,黑色则代表快报废了需要更换。不过这里要说一下的是,观察口反应的信息只能作为其中一个参考,因为不少车主反应说观察口反馈的情况并不靠谱。
三、蓄电池电压检测。 汽车蓄电池的电压一般都在12V左右,车辆发动后会提升到13-14V之间,这些都是正常的电压值,平时我们可以通过电压测量仪或万用表来测量蓄电池的电压,另外现在一些车载充电转接头上面也有屏显电压值,我们也可以观察 电压 的大小。如果车辆未启动前电压低于12V或者启动后电压低于13V,都说明蓄电池的损耗比较多了。从蓄电池的电压值来判断电池的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汽车蓄电池如何检测?
现在的电瓶都是免维护电瓶,一个使用周期内并不需要刻意维护、检测。大多数电瓶都有一个猫眼,正常时是绿色的、亏电是黑色的、报废是白色的。但是这个猫眼并不能准确的代表当前健康状态,很多时候就是摆设或者是***的,只能显示绿色。
当用户觉得车辆启动无力、冬天难以启动、或者启动次数过少,停车听歌时间长一点后车辆启动无力,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检查一下电瓶。电瓶并不是可以一直用下去的,容量会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而缩短。容量初期缩减后用户几乎没有任何察觉,毕竟启动车辆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虽然启动机功率大,但是工作时间比较短。一般启动只有2-3s,起动机电流虽然达到上百安但是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一般3秒左右就可以启动,因此耗电量比较低。
汽车用的是启动型电瓶,放电能力超强,正常的20Ah的启动电瓶就可以顺利启动大多数轿车。理论上经济性轿车配备20Ah的电池就可以完成启动,但是全车用电地方特别多、电池容量往往做成2-3倍甚至更高,还要考虑冬季启动阻力增高的问题。因此汽车上最小的电池只有40安时左右,容量衰减1/3只剩下20-30Ah都可以顺利启动汽车。因此电池容量初期衰减的时候,用户是察觉不到的,也没有必要去检查。
当容量进一步衰减时,启动电流(cca)也在下降。这时候表现的症状就是:停车熄火后车内用电时间明显缩短,例如以前熄火后可以听四小时歌,现在只能听1-2小时。而起动机也会有力度不足、转速拉不上去的表现。往常一次启动成功,这次启动一次后紧接着熄火,当再次启动时起动机启动无力那么就要怀疑电瓶是否损坏了!
那么蓄电池应该如何检查呢?对于车主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万用表测电压。发动机启动后测量电池两端电压,如果高于13V则证明发电正常,12V左右代表发电系统有问题 ,电瓶得不到及时充电导致。
电瓶电压高于13V,可以用充电器为电瓶充电,观察充电电流。如果电流非常小,电子充电器小于2A,铁芯充电器小于3A那么可以判定电瓶硫化 冲不进去电。充电电流过5A,那么可以记录一下几小时充满,电流×充电时间=当前电瓶容量,如果差一半以上电瓶就需要更换了!没有充电机的情况下,电池两端电压高于13V,可以把车子开到郊外跑1小时,跑的时候 尽量关闭空调音响等电器。如果电瓶仍然没有改善,启动力度不足、连续启动次数下降那么可以判断电瓶因为硫化而损坏。
至于修配厂检测电瓶更加简单,直接测试电瓶内阻外加大功率电阻丝放电测试。测内阻可以根据内阻判断电池容量变化,内阻愈高则说明硫化越严重,同时启动电流也会降低。
因此根据电瓶内阻可以很容易判断出电池健康程度,但是大多数修配厂还习惯用放电式电瓶容量检测仪。
这种检测仪内部是一个大功率电阻,像电炉子一样,可以大电流放电。带负载导致电瓶电压下降,监测带电瓶电压就可以判断出该电池有瑕疵!电压高代表健康,电压低则代表电池健况欠佳。
电瓶检测基本上就是这几个办法,如果不嫌麻烦可以用电瓶放电测试仪测试。只不过测试时间较长不方便,大多数修配厂仍然喜欢用电阻测试仪,操作简单明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测汽车电瓶故障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测汽车电瓶故障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ocusedhomeinspection.com/post/4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