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汽车故障诊断中心,石嘴山汽车故障诊断中心电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石嘴山汽车故障诊断中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石嘴山汽车故障诊断中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荒山野岭中,你遇到过什么尴尬的事?
有这么一件事,我倒不怎么尴尬,是对方有点尴尬。
我老家的那个小镇被一条河拐着弯给围了三面,剩下的一面是一座不算高也不算秃的荒山,山上的大树不多,但杂草丛生,还有几条时而有水时而干涸的小溪。
大人们很少到这座山上转悠,但我们小孩子们很喜欢到山上去玩捉迷藏。
听大人们说,早年间这座山上还有狼,所以原本叫做“狼山”;后来狼早就被人给打没了,狼山这个名字听上去既没道理也不好听,就被改成了“南山”。
小学四年级暑***的一天,我们卫生院里面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南山玩,无怪乎就是捉虫子、翻螃蟹、在草丛里追逐、打滚。
玩着玩着我们就改捉迷藏了,我就找了一个极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
然后过了很久,也没有小伙伴把我给找出来。
等我实在是不想躲了,跑出来一看,这帮家伙全都不见了。
后来我回家找他们算账才搞清楚原因——原来是那一年的期末考试我的成绩不但特别好,还甩出了同龄小伙伴们好大一截;他们被各自的家长臭训了一番,并且家长在训他们的时候,不约而同地都把我拿出来当榜样。
这就算把我给戳在了卫生院全体同龄小朋友的对立面,他们就商量好了要报仇。
八几年的时候,农村刚刚由集体转为土地承包到户,农村劳动力很多人出外打工赚了点钱回来,那个时候农村兴起建房的***,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卖的红砖厂,都要靠自己做红砖烧红砖,烧红砖就要很多煤碳,买农用汽车的人很小很小,几乎很难找到,农村的手扶拖拉机每天就够忙的了。
我们那离煤矿虽然只有几十公里,乡村公路大部分是修一条公路,上面铺一些石子,被拉煤的手扶拖拉机搞得一个大坑一个小坑的,路特别难走,几十公里的路常常要走三、四个小时才到煤矿。经常是晚上十一点多至十二点多就要开车到煤矿去排队装煤,如果是给别人拉还好,户主都要随车到煤场去装煤,晚上经过大山时有人作伴胆子要大些,大晚上在十几里山路中行驶,又见不到房子和灯光,山上什么野兽的叫声奇奇怪怪的都有,很是吓人,路上还能看到各种野兽、蛇之类的挡在路中间,有些胆子大的小野兽看到有灯光还站附近看着不走,一个人晚上在深山里看到有些胆寒。
一条常年每天都要跑的路,走得也很熟悉了,碰到野兽之类的动物并不会太在意。一天,给自己家拉煤,总不能晚上叫老婆随车去吧,一个不到五十米长的小山坡,平时拖拉机不用换挡轻松就能上去,这次空车开上去拖拉机冒黑烟,感觉象拉了一吨多的煤还要难上,第一天晚上并不在意,认为是拖拉机故障原因导制的,第二天晚上又是一样,拖拉机又无故障好好的,回来后同别人讲,别人说原来那个地方是个打靶场,打了不小的犯罪分子,这时候心里就有些害怕了,从此以后一个人晚上就再也不敢去了,最早也要等到鸡叫后天快亮了才开车上路。人生一辈子风风雨雨中渡过,心里话也只能同一些知心朋友诉诉,同别人讲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或讽刺,但现实就是这样,生在一穷二白的年代,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不努力拼搏是不行的。
那是1995年的11月底,姐姐做布匹生意,到***提货后要运到600多公里的伊犁,恰好我的朋友拉商贸货物也要去那,我也闲来无事,便想替姐姐省点运费钱,顺便回家。朋友的车是石油运输上淘汰铁马车,车况非常不好(出发才知道),刚出省城变速箱坏了,返回自己吊装,700公斤,我们两个人从下午3点忙到晚11点,总算好了,连夜赶路,朋友开出50多公里就打嗑睡,差点与一辆夜班车相撞,吓得我一路说话,走了100公里,找一路边停车休息,天稍亮开始出发,早上11点走过乌苏约十几公里,后压包打掉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靠前驱移到路边空旷地,等救援。下午5点多,一老人骑马向我们走来,当时天微黑,紧张得不行。老人下马后,拿着一个暖水瓶和馒头,说我早上看到你们车停在这,这么长时间,一定车坏了,这也没有吃饭的地方,给你们送点吃的,顿时让人无比感动,老人说你们吃,我明天早上来取暖瓶。雪中送炭呀,再三感谢。晚9点救援车来了,天已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没法修,只能靠前驱慢慢开回乌苏饭店。想着晚上修好车,第二天到老人那还暖瓶。结果,这儿没车的配件,修不了,只能找了当地货运车倒货,十几吨的货3个人倒,累的什么都忘了。老人的暖瓶没法还了,无法再次表达深深的感谢了!这一直成为我心中的挂念!老人现在应该有80一90岁了,愿老人长寿幸福!那时交通不便,没法再回头找,后来发展的较快,原地也找不到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石嘴山汽车故障诊断中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石嘴山汽车故障诊断中心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ocusedhomeinspection.com/post/2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