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汽车品牌2020,英国汽车品牌有几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国汽车品牌202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英国汽车品牌202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英国卖掉了大部分汽车品牌但仍属于汽车强国?
因为英国是一个非常有设计能力的国家。他们当时了许多车的品牌,许多主流车的设计。但人家没放弃汽车行业。应该还有给他们带来更有利益的事情,才放弃这些的吧!
在他们看来,他们自己还有更优秀的公司,更有才的设计人才,才能站住脚的吧!
英国的汽车行业一直都不是在全球最强行列。最强的是德国、美国和日本。在英国汽车品牌还没有大甩卖之前的1***8年,英国的汽车年产量是160万辆,而美国是1287万辆、日本924万辆、西德458万辆、法国408万辆,分别是英国的8倍、5.8倍、2.9倍和2.6倍。可见,英国一直不是全球汽车最强行列的国家。(劳斯莱斯幻影,报价693-815万)
现在,英国大部分汽车品牌又被国外收购了,包括捷豹、路虎、宾利、迈凯轮和阿斯顿马丁、mini、路特斯,等等。但为什么英国卖掉了大部分汽车品牌但仍属于汽车强国?
第一,虽然品牌被他国收购了,但品牌名称以及在英国的生产工厂还在。简单点说,英国的汽车品牌只是换了股东,其他都没有变。就比如吉利汽车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品牌,只是老板从福特变成了吉利,其他的都没有变,技术、工人、车间都还在。英国也是一样,品牌被德国、印度、美国收购了,但是“舞照跳,马照跑”,一切没变。
第二,除了品牌汽车,英国还有大量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虽然英国整车制造商不争气得衰弱了,乃至被他国收购了,导致英国汽车行业整体实力衰退,但英国还有大量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他们手中掌握不少先进技术。英国有哪些零部件汽车,包括邓普禄(轮胎制造)、大卫布朗(车身制造)、米拉(底盘***)、吉凯恩(汽车传动)、皮尔金顿(汽车玻璃)、TI汽车(燃油存储和传送)。
可见,英国的汽车行业技术还是相对不错的,只是没有像美德日法那般成功,没能发展出全球畅销的汽车品牌,这一点对作为工业发源地的英国来说是十分尴尬的。
作为两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之一,无论是品牌的诞生,还是技术的创新,英国都无愧汽车工业强国的称谓。但随着近年来,英国几乎卖掉了除迈凯伦外的所有汽车品牌,难道是英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开始衰败了?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那些被收购的英国品牌。
1. 劳斯莱斯:1907年成立于英国,除了是世界顶级豪车制造商,还是世界优秀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于1998年被德国宝马汽车以6800w美元买下名字和标志。
2. 宾利:1919年W.O.宾利打造的英国本土品牌,以豪华和手工打造闻名,19***年被德国大众收购。
3. 阿斯顿马丁:1913年成立的英国豪华跑车品牌,以造型别致、性能卓越等特点著称,1987年被福特收购,2007年又被Prodrive老板大卫·理查兹收购。
4. 捷豹:曾是英国威廉王子大婚时候的御用座驾,于1989年被美国福特汽车收购,2008年福特又把捷豹连同路虎卖给了印度塔塔集团。
5. 路虎:以强悍、豪华越野车著称的汽车品牌,1994年被德国宝马汽车接管,2000年又被福特汽车收购,2008年连同捷豹一起被福特汽车卖给了印度塔塔集团。
6. MINI:1959年英国BMC推出的汽车品牌,后被德国宝马汽车收购,但仍然很受大众喜爱的一款小车。
除了以上品牌,还有路斯特、罗孚、MG等,也是带着英国血统的。首先不可否认的就是,英国车企被收购的一大原因是:养不起了。
提到合资汽车品牌,很多人能一口叫出德国的大众,也能叫出日本的本田,本田,日产,韩国的现代,起亚,但是若是问起英国有哪些汽车品牌,很多人估计是一头雾水的。
其实,英国也有不少汽车品牌的,其中不乏豪华汽车品牌,但是大部分卖掉了。
那么问题来了,英国卖掉了大多数的汽车品牌,为什么还被承认是汽车强国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英国虽然卖掉了绝大多数汽车品牌,但是还保有不少汽车品牌,第一个是阿斯顿.马丁,于1913年创立,在1987年被美国福特收购,在2007年又被英国买了回来。
第二个是迈凯伦,于1963年创立,是一个以F1赛事为主,公路跑车为辅的超跑品牌。
第三个是摩根,这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公司,且一直归属于英国,旗下的车以外形复古,性能暴躁著称。
第四个是卡特汉姆,这是英国一家专门生产轻量化跑车的厂商。
第五个是Noble,于1999年诞生在英国西约克郡的利兹,专门生产高性能跑车以及后置、中置发动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国汽车品牌202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国汽车品牌2020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ocusedhomeinspection.com/post/12544.html